研發項目入選“863”
863計劃是我國實施的一項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肩負著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歷史使命。863計劃主要以國家級的科研機關和高校作為主導力量。
鞍山市千山區寧遠鎮小臺子村的一個偏僻的院子是張洪民的生產車間。他獲得的863計劃項目名字叫“環保型納米水性板帶鋼軋制液規;苽浼夹g”,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合成的潤滑劑!斑@是替代高檔機床設備用的高檔潤滑油劑的一種新型潤滑材料,清潔環保、不使用石油、無毒無味。舉例說,配制100公斤高分子潤滑劑,其中95公斤是水,余下的5公斤才是這種新型潤滑材料。它是一種國際上全新的材料,可以用作高檔機床和鋼鐵軋制領域的潤滑、防銹、清洗、冷卻,這讓863計劃選上了它!睆埡槊裾f。
家中建起“實驗室”
上世紀80年代,因為工作關系,張洪民經常到鞍鋼生產一線,看到鋼材軋制時使用防銹、潤滑、清洗的工業用油污染車間,工人們在地上撒滿鋸末子,但仍油污遍地、滿身。改革開放后鞍鋼從國外引進了很多高檔機床,由于當時外匯緊張,經常出現進口機床缺少潤滑油劑影響生產的情況!拔耶敃r就想,中國為啥就不能研究出清潔高檔的潤滑油劑?”那些年張洪民一邊工作,一邊利用業余時間探討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問題。
1989年,離休后的張洪民被海城一家企業聘用,企業給了他3600元錢。拿著這些錢他到上海、大連買回了研發原料,在家中建起了小型實驗室,研發替代潤滑油劑的新型工業用潤滑劑。歷經兩年,一種新型高分子工業潤滑劑誕生了。1991年,通過朋友介紹,鞍鋼的一個車間實驗性地使用了這種新型工業潤滑劑,其清潔環保受到一線工人好評。經過技術完善,此項技術開始引起鞍山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視。
“納米級”的潤滑產品
2007年,東北亞高新技術博覽會在沈陽召開,此技術一經展出便震驚了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專家。參加會議的中科院納米技術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江雷教授十分感興趣,希望與張洪民深入合作研發。同年底,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
此后江雷教授實驗得出結論,這種工業潤滑劑中的材料達到了納米級,潤滑劑具有更好的潤滑冷卻效果和更高的傳熱效率,優于國際上使用的潤滑產品。
2008年初,他們開始與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孫建林教授等合作組建課題組,專攻“環保型納米水性板帶鋼軋制液規;苽浼夹g”,經過不斷完善,該項技術已經具備商品化規;a條件,同時經過檢索,這種用水取代油的潤滑劑屬于世界空白,是世界級的一項新材料領域的創新。2008年7月,該專項課題申請國家863計劃。
2008年下半年,經過沈陽機床集團的使用,這種潤滑劑被認為價格、冷卻、潤滑、清洗、防銹等各項指標明顯優于進口的高檔潤滑劑,是真正不含油的潤滑劑,具有清潔環保節能等特點。
如今,張洪民老人正躊躇滿志地謀劃發展壯大這一新型潤滑劑項目。 |